为深入解读巴以停火协议内涵,探讨国际和平议题,在思想碰撞中厚植家国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0月15日,23大数据与会计2班团支部开展了“战火之痛,和平之思”主题团日活动。全班同学参与此次活动,团支书朱婧怡和团员周苏乐主持。
活动开篇,朱婧怡同学通过时间轴梳理了本轮巴以冲突的关键节点:从2023年10月冲突爆发,到多轮谈判的艰难推进,再到2025年10月双方在埃及达成停火协议的重要进展,清晰呈现了和平到来的不易,让同学们直观认识到停火对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重要意义。
活动中,周苏乐同学结合以色列国内极右翼政党曾以辞职要挟阻挠停火的史实,分析了协议执行可能面临的内部压力。同时提及了2024年7月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北京签署《北京宣言》的背景,强调多边斡旋与民族和解对和平进程的推动作用,让同学们从加沙地带“夜空中重响生活脉动”的描述中,更深刻体会到“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道理。
临近尾声,朱婧怡同学在总结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两国方案”,呼吁无条件持久停火、保护平民安全,我们应立足时代视角,理解中国外交中的和平担当,将个人成长融入世界发展大局。团员们也纷纷将自己对巴以停火协议的看法与感受落笔成文,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此次团日活动以国际热点为切入点,既帮助同学们理清了巴以停火协议的来龙去脉,更引导同学们在关注全球议题中树立正确的国际观,为成长为有胸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