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优学”、“常有颐养”是我市聚力打造的民生项目。随着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市各地在推进养老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面临哪些不足?近日,我校老年学院奔赴11个乡镇(街道)老年教育项目基地,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调研。
本次调研涉及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及经开等六个辖区,调研内容涵盖老年教育环境氛围、设施设备、科学管理、课程设置、线上建设等6项指标。调研显示,11家老年教育项目基地各具特色,虽然基地规模有大有小,但都能面向周边社区(乡村)老年人积极开展艺体、康健等类别的教育活动:薛埠、永红、郑陆、薛家等地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供老年学员选择;龙虎塘、遥观、兰陵等基地更注重挖掘本地传统文化(非遗)的传承,开设书法、绘画、戏曲、虎头鞋等课程;大部分基地都能关注老年人健康养生教育,提供舞蹈、太极拳、保健养生等课程,以满足老年学员的多样化需求。
调研发现: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老年教育,并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薛埠、遥观、龙虎塘等地实施了免费教育;前黄、郑陆、永红等地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硬件条件;而金坛区西城街道已经开始线上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同时,永红、郑陆、雕庄、茶山等基地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或与第三方合作、或购买第三方服务,为老年学员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据悉,本次调研不仅了解了各基地的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还发现各地存在的资金、师资、课程等方面的困难。下一步,我校老年学院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清晰的方向感,聚焦“常有优学”、“常有颐养”民生工程,继续投入到“艺术+康养的银龄课堂”项目研究,为我市健康老龄化三年行动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