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终身教育联席单位、常州社区大学各分校、常州社区大学各部门、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市民)学校:
为调动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常州社区大学于2010年11月初面向常州市终身教育联席单位、常州社区大学、常州社区大学各分校、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市民)学校等单位(部门)从事社区教育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活动。经课题负责人申请,在各单位(部门)统一组织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认真评审和评委会审定,确定常州市2010-2011年度社区教育专项科研课题42项,其中重点资助课题9项,一般资助课题25项,立项资助课题8项。为保证常州市2010-2011年度社区教育专项科研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经费资助和课题管理。重点资助课题的资助额度为每项2000元,一般资助课题的资助额度为每项1000元,采取一次核定、分期拨款的方式,先拨付总经费的50%左右,其余等课题结项时再拨付;立项资助课题的资助额度为500元,课题经费一次性拨付。为保证所有立项课题能顺利、正常完成,有关课题承担单位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研究经费。
课题实施时间以立项合同书填报日期为准。请各课题推荐单位或承担单位接到课题立项通知后,及时将文件转交本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并保证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的研究时间,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二、课题结项和鉴定。各课题组应及时向常州社区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报送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课题成果在公开发表、出版或内部呈送时,均应在显著位置注明“常州市社区教育专项科研课题成果”字样。
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向常州社区大学提出验收、结项申请,并递交以下材料:
①《鉴定结项审批书》1份(可在“常州终身教育在线”上下载);
② 最终成果5份(含成果的电子版)。
已正式出版,或有部分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其中重点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或获得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或被市级以上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肯定并采纳吸收,或在媒体上产生较大的、良好的社会反响的成果,可免于鉴定,报常州社区大学验收。免于鉴定的证明材料需上报2套,包括成果发表报刊的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复印件需经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或科研管理部门)与原件对比确认,并盖章认可。
课题成果如需进行专家鉴定的,鉴定须由常州社区大学直接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书面鉴定。未通过鉴定或验收的,课题组应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在一年内重新申请验收、结项。仍未通过者,按项目未完成处理,由常州社区大学予以注销。其课题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常州社区教育课题。
三、成果转化。各课题组、课题推荐单位或承担单位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本次申报的研究课题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工作。对成果的宣传、转化工作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课题组及有关单位,将酌情予以奖励。
在课题成果转化方面,请课题组将有关成果(包括未发表的阶段性成果)及时报常州社区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以便我们根据成果内容和质量,或整理、摘编后报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或在常州终身教育学会会刊《常州终身教育》上优先发表。报送的成果包括:①关于常州社区教育的应用对策类课题成果;②关于常州社区教育现实情况调研的课题成果;③学术质量高、有理论创新的论文。
四、联系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常州社区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联系。
联系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256号常州社区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市电大科研处);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0519-86902021,13585326197;
联系人:
E-mail:weihuabohao@{域名已经过期}
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址:http://{域名已经过期}
附件:常州市2010-2011年度社区教育专项科研课题立项名单
常州社区大学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