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开放教育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
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中的作用,稳步推进开放教育工作,4月15日下午,学校在三楼报告厅举行了开放教育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校党委委员、各专业系主任、书记、秘书、教研室主任、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以及全体辅导员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刘增武副处长主持。
近年来,在学校注重课程辅导教师导学的同时,紧紧围绕 “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管理规范,实现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联系学校、教师与学员的枢纽和桥梁,成为学员学习的依靠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辅导员,他们从学员的学习需要出发,实施精细化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认真落实教学环节,形成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丰富和完善了“556网上教学支持服务模式”。
本次会议得到了各专业系以及辅导员老师的大力支持,广大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文章。会议收到交流材料16篇。荣彩芳、叶林虎、叶秀兰、李苹、张克铭等五位教师就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以及实践效果给与会人员做了一次精彩的展示。
荣彩芳老师除了承担文法系的行政工作以及课程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开放教育的辅导员工作。在她的发言中,阐述了开放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学习方法的开放以及学习过程的开放,而其内涵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她的这一认识改变了许多抱着参加开放教育就是混文凭的不正确心态,同时积极帮助学员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学习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提升生活品质。思维方式的转变,有效地破解许多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的难题,与学校所倡导的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
叶林虎老师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是和蔼可亲的,他所授课程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善归纳总结,深受开放教育财经类同学的欢迎。叶老师从2004年才开始承担辅导员工作,时间虽然不是太长,但是他用真诚、真情和真心谱写了一个新的教学篇章。在他的发言中,所提高的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有效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无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他所带的班级中,呈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开放学员的流失率在不断降低、课程通过率在不断提高、相互帮助,齐心协力的班级氛围在点滴中都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学员感动。
叶兰秀老师从1999年以来,就担任开放教育的辅导员。她从长期的辅导员工作中总结出了三心意识,即辅导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同时要帮助学员树立:信心、恒心和进取心。她提出,作为教师个体,应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融入到学校发展的这个大环境来,齐心协力做大做强远程开放教育,推动学校再上一个新台阶,是每一个电大人的梦想。
李苹老师的发言虽然不是太长,但是每一句话都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工作细致有条理,作风严谨、扎实。积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努力寻求改进的方法改变了辅导员工作被动应付的困境。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了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的三点体会:要积极从班级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要认真从现象中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善于从实践中摸索解决问题的规律。做到以上三点,我们就会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把各种问题妥善地处理好,让学员和社会满意,努力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庄重承诺。
2008年,我校试行了专职辅导员制度,张克铭老师也是从那时起成为了文法系开放教育10余个班级的专职辅导员。一年多来,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教师以及学员的信任。在他的发言中,提到了辅导员的每一项工作都扎根与电大的土壤,属于电大一盘棋中的一个棋子。胸怀全局的意识,就会让人在不经意间摈弃了患得患失的思维障碍。
教务处张晓芳对会议做了总结。她说,目前,学校辅导员工作已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不仅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及综合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同时,也受到了广大学员普遍好评。张晓芳处长提出做好辅导员应具备四心意识,即: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交流会后,与会人员就开放教育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此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开放教育工作的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关心和支持,是一次总结交流经验、恳谈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的重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