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我校召开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推进会。蔡廷伟校长、袁子阳副校长以及相关部门、二级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蔡校长从营造师生和谐发展环境、人生修养、素质教育、创建和谐社会等角度,阐述了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保卫处徐兴保主任就现阶段创建平安校园的考核自评情况作了汇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今后的工作与责任。袁校长强调,各部门必须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10月11日上午,我校科研处在4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课题研究促进会,会议简要介绍了我校今年申报社科联课题的情况,并从课题申报、研究、结项等几个角度对课题的规范性提出要求。
10月11日下午,校团委在4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社团指导教师工作会议。会上,简要介绍了我校学生社团总体情况,回顾并总结了上一学年社团文化建设情况,并对《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优秀学生社团评选标准》等文件作了解读。随后,各社团指导教师纷纷发言,进行经验交流,对社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0月17日上午,在常州社区大学副校长王和金带领下,常州社区大学终身学习指导中心、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和终身教育信息中心有关部门人员赴武进社区学院,调研、考察武进社区教育工作,受到了武进社区学院的热烈欢迎。武进社区学院书记刘荣林、校长言俊等领导和调研组成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互动交流。
刘荣林书记首先介绍了武进社区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作为全市首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武进社区学院在政府的重视下,在常州社区大学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武进社区学院全体工作人员的集体努力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武进社区学院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注重加强与社区大学及其下属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联系和交流,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交流会上,言俊院长提出了武进社区学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五个基地、三个平台”:“五个基地”—老年休闲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教育快乐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学历继续教育基地、居民信息网络数字化培训基地;“三个平台”—数字化教师发展平台、数字化中小学学生校外学习平台、面向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社区大学职能部门负责人就进一步做好社区教育课程推广、课题研究、信息服务等问题与武进社区学院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广泛讨论。最后,社区大学副校长王和金针对此次调研学习进行了总结发言。王校长说,武进社区学院的发展起步早,政府重视,示范典型,成绩突出,是其他辖市(区)社区学院发展的学习榜样。他提出,武进社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还要需要突破几个方面的创新:第一,理念创新,进一步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学习服务;第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机制;第三,师资队伍创新,进一步加强教师资源整合。社区大学将会全力为七个社区学院的发展做好支持、服务和指导工作。
10月17日下午, 常州电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在行政楼三楼报告厅举行“技术推动学习”的专题学习活动。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由党委委员张晓芳副校长主持。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财经学院吕华兴院长根据自身多年实践积累的丰富远程教学经验,结合教学课程实例,阐述了远程教学“依托学习活动,促进有效学习”的现实、长远、关键性的意义。他分别从远程教学的关注点,有效学习的含义、特征、条件,学习活动的构成和作用三个方面,阐明了远程教学教育背景下核心作用是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在依托学习活动,促进有效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防止全靠面授和全靠网上教学的倾向,提倡实施混合教学的模式。吕院长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带给与会教师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当今,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面对技术,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是我们迫在眉睫必须思考的问题。张校长在作专题讲座前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串串震撼的数字吸引了与会教师的眼球并引起了共鸣。她运用生动的PPT将图片、报告、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时代学习发展的特征的呈现,阐明技术对教育的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向大家介绍了“微课程”“颠倒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五个实施要求:一是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二是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三是尝试制作“微课程”;四是要抓住“颠倒课堂”的关键点;五是建立教育评价的新机制,引导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交流、展示,教育因技术变得智慧和精彩,学生因技术变得幸福和快乐!张校长讲座内容丰富,既是一次思想的引领,也带来了实践的启示,对于常州电大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月18日下午,市民进教育综合二支部在常州电大五号楼108会议室与民进师培中心支部开展联谊活动。民进市委副主委顾征英、民进市委组宣处处长何梅俊、民进市委钱开宁、万俊同志,常州电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袁子阳、师培中心何文书记、常州田家炳初级中学校长杨尧中等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支部主委陈阿民同志主持。
这次联谊活动主题有:一是积极响应中共常州市委号召,在民进支部中积极开展新时期常州精神大讨论活动;二是传达2012年度民进会员骨干培训班精神;三是教育综合二支部2012学年度工作小结和布置下阶段任务;四是进行了基层支部优秀会员的评选工作。
10月19日,常州市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动员会在常州社区大学召开。市教育局副局长胡鹏、终身教育处处长张惠芬、副处长丁皓、市文明办综合处处长史菊红、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吴继康、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副处长雷虹等出席了动员会。各辖市(区)委宣传部分管理论学习的副部长、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分管社会教育的局长和科长、局属各学校分管德育或学习工作的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动员会。此次动员会由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处长张惠芬主持。
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吴继康宣读了《关于举办常州市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活动的通知》(常教终[2012]8号文件)。今年11月3日—9日为常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本次学习推进周将围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活动。会上,戚墅堰区教育文体局和花园中学总结交流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举办经验。
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副处长丁皓对今年的终身学习推进周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要求做到“六个一”——搭建好一个班子、起草好一个方案、落实好一个安排、启动一个仪式、做好一次宣传、完成一次总结;努力克服时间紧、层次高、任务重的困难,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把我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向新高潮。
最后,市教育局副局长胡鹏做了重要的动员讲话。他首先介绍,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创新做法——教育部组织发起成立了由34个城市组成的全国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被推选为首任全国继续教育城市联盟执行主席。常州市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常州终身教育体系。他希望各辖市(区)、各局属学校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有创造性地拿出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多做实事,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和社会力量,把常州建设成为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学习型城市。
10月20日上午,由常州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团委、常州消防支队共同主办的“常州市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志愿服务大行动”启动仪式在西瀛里明城墙广场举行。我校39名志愿者在校团委朱怀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志愿者工作,展现了我校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
启动仪式上,我校志愿者代表高江同学宣读了倡议书,并举行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
10月19日和20日,我校在操场举行了2012年秋季田径运动会。遵循“运动 健康 快乐 文明” 的体育运动宗旨,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展示了良好的个人素养。
10月21日下午,在由市教育工会举办的常州市教育局局属学校教职工小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二等奖。
10月23日下午,5号楼608机房,2012(下)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拉开帷幕,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邓伦冲老师精心备课,讲授第一课:微课程制作技术。以“智慧教育”为主题的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培训工程全面启动!
本轮培训侧重三方面知识和技能:相关的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教学设计以及实施技能。
10月24日下午,我校特邀江苏安居防火教育培训中心杨上平教员在大礼堂作防火安全教育讲座。
10月27日下午,学校财经学院在5号楼108会议室召开了自管课考核方式改革交流会。会议由吕华兴院长主持,财经学院全体教师、各学院院长及系主任等参加会议。张晓芳副校长和何雪芬处长应邀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学院自管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广泛交流,促进深入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典型,为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提供平台。
会上,财经学院三个系部六位教师代表:张云洁、邵燕平、常月琴、王庆颖、袁玲、高景林,分别介绍了自己所教自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总结了考核改革的特色和经验,畅谈了改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吕华兴院长、何雪芬处长和张晓芳校长紧扣高职教育课改考改的核心理念,围绕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校内实际,对发言教师考核方案的重点部分进行了细致剖析和精辟讲评。参会人员也都就自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
10月25日下午,学校教务处在5号楼108召开了我校专业系主任培训工作会议。三学院院长以及各系(部)的正、副主任均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张晓芳副校长根据省校高职教务处张晓处长题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基于高职评估的视角》的报告精神,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重点指导。她强调,在目前高职评估工作的具体进程未出台之前,我们各个专业系(部)主任必须紧抓专业内涵建设,为高职评估做好准备。结合张晓处长的报告,张校长从专业建设的任务体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改革、教师产学研结合等五个方面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我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的几个要点:1.在省校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下,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第二课堂、专业选修课等方面进行探索,对我校高职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要进行调整、深化、创新;2.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要注意制度管理,有计划、有实施,做好使用台帐的记载,为评估做好材料准备;3.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形成教务处统领、三学院统管、专业系主抓的管理机制,关键要做好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各专业系要在学院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的性质与特点,建设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等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形成专业的特色与亮点。此外,张校长还对系主任进行了专业调研报告撰写的重点培训。
为了进一步巩固生态城市建设成果,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我校与常州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开展了污染治理设施操作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工作。10月30日下午,校领导及有关人员一行来到常州市环保局与环保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就合作事宜进行友好协商。最后,常州电大校长、党委副书记蔡廷伟与环保局副局长王运先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全方位合作办学的全面启动,有力促进了常州电大与行业合作业务的拓展。据了解,双方合作办学的第一批近200名学员将于11月来常州电大进行培训。
日前,我校投资30万元建造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主要配备了H3C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布线训练工位等设施,在训练学生的综合布线、局域网搭建、网络拓扑结构分析、VPN网络构建等的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提供了硬件设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