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第七届社科课题评比传来喜讯,由我市居丽琴副市长主持,我校负责研究的课题《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一等奖。这是我校继去年获得一等奖之后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12月2日,常州市第二届社科大会在常州大学召开,刘维俭校长代表课题组向大会作专题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该项课题是2009年立项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专项课题。在市政府、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汇集全市各领域终身教育研究者组成团队,课题紧密结合常州的实践,体现常州特色,经过两年的认真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此次获奖不仅标志着我校社科类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也表明我校教师在终身教育研究领域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常州社区大学、常州终身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经验基础。
另外,由我校王清莲老师参与主持的课题《常州市民心理健康状况:基于常州“心灵热线”的调查研究》获得三等奖,并将获得常州市课题结项资助。
为纪念“一二•九”大学生爱国运动76周年,12月2日,学校“五心爱心社”与财经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1号楼102、103、104教室共同举办了海报比赛,此次比赛共有19个班级的56名同学参加。收到23张海报,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并在五号楼一楼大厅进行了展示,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12月5日下午,我校教工团支部换届选举暨青年教师座谈会在5号楼108室召开。校党委蔡廷伟副书记应邀出席。
会议选举产生了崔翠、王微、仲红俐和袁竞四位老师成为新的教工团支部委员,崔翠任教工团支部书记。蔡书记在活动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教工团支部发挥自身优势,改进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教工团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勉励28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工团员,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自己,努力做到教育引导青年,服务青年。要保持共青团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加强教工团支部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为学校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青年教工围绕“谈谈近一年来的工作感想”、 “教工团支部如何带领青年教职工在修炼师德、提升师能方面创先争优”、“教工团支部应开展哪些青年教职工喜欢的活动”三个主题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达成了诸多的共识。
12月7日中午,首届外语节暨第一届“梦想剧场”英语长短剧比赛在校报告厅如期举行。来自文法学院外语系的五位专业老师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
六组参赛选手信心满满、情绪高涨、表演生动活泼。其中11商务英语(五)班的短剧Three Visits to the Hut《三顾茅庐》在一段优美的PPT展映中拉开序幕,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表演者黄钰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诸葛亮形象─—“妻管严”。09商务英语(五)班选手则向大家描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的“悲惨”遭遇,表演者谢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10商务英语(五)班带来的短剧Wait for windfalls《守株待兔》诙谐幽默,博得了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08商务英语(1)班的短剧Justice is the winner《正义必胜》则具有教育意义,向大家传达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取得胜利的信念,发人深省。每个参赛队都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而难忘的演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欢呼声一次次将比赛的气氛推向高潮。
“梦想剧场”英语长短剧比赛是外语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也为大家搭建了展现能力和风采的舞台,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挑战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为平时的学习生活留下了一份难忘的回忆。
为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76周年,我校在12月7日下午举行了以“激情唱响青春,歌声追忆历史”为主题的爱国歌咏比赛。
此次决赛共有十二个班级选送的曲目参与评比和表演。最后一等奖的桂冠分别由10机电一体化(2)(普)、10会计与审计(2)(普)和08数控(五)摘得,其他班级分获二、三等奖。
外语节之“让你的口语炫起来”主题英语沙龙于12月9日下午在我校3号楼304教室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外教Jeff以及11商务英语(普)和11商务英语(五)班二十多位同学。
本次主题英语沙龙以“Countries & Nationalities” (“国家和国籍”)为学习和讨论的话题。活动中,外教通过扔球用英语数数的方式来发现和纠正中国学生的发音问题,一旦谁出错了就会被请出来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并将其错误的发音纠正后供大家一起练习。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大家既可以尽兴又可以学到英语知识。
然后,外交Jeff老师又引入“国家和国籍”的话题,请大家用英语列举自己熟悉的国家,并通过练习让大家明白英语“Countries & Nationalities” (“国家和国籍”)的区别和用法。
其实说英文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敢于张口,勤于练习,你就会成为英文高手。
12月9 日,常州社区大学组织了专家组对新开发的《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站群系统进行了验收。
在验收会上,验收组组长常州社区大学刘维俭校长首先肯定了系统的设计,刘校长认为网站体现了“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教育理念,体现了常州终身教育的特色,验收会是前两年开发成果的检验,也是进一步完善的起点,刘校长要求验收组多提下阶段的改进意见。
常州驰宇软件高级网站架构师、项目经理沈逸对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方式和手段,以及系统功能特点作了阐述和演示;与会的各位专家也详细询问了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问题,对系统功能、界面设计、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
验收组副组长常州社区大学蔡廷伟副校长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总结发言,蔡校长要求做好网站下一步的技术规划以及经费预算,要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要将网站群建设成为一个一流的学习平台。
经过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系统平台达到了设计要求,完全体现了站群的优点,而且功能特色很明确,完全达到验收标准。
12月8日至12月9日,学校参加了由常州市教育局主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金蝶软件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五届“金蝶杯”常州市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
本次大赛共有在常的13所高校的25支队伍参加创业设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的角逐。财经学院学生姚嘉怡、刘超、张舒、陆祯樱同学荣获创业设计组三等奖,财经学院学生钱斓、徐凯莉、沈蕾、李婷同学荣获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组二等奖。
12月10日下午,常州市大学生廉洁诚信知识辩论赛决赛在常州工学院圆满落幕。我校参赛队在赛场上赛出了风格和水平,荣获三等奖,11计算机(普)班的李艳秋同学获得“优秀辩手”称号。
12月13日下午,我校2011年校企合作联谊会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意向洽谈会在五号楼108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袁子阳副校长主持。
袁子阳副校长首先介绍会议主要目的和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及今后我们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想法。接着,学校和企业就如何合作,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12月14日下午,学校在5-201召开了2010年度“课程问题库”试点建设项目结题鉴定会。首先,各项目负责人依次介绍了项目建设的思路并展示了项目建设成果,专家评审老师从项目的目标达成度、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创新性和拓展性、呈现方式的新颖性等三个方面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了仔细的点评,肯定了项目建设的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整改的意见。由于每一个项目都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课程问题库建设项目责任协议书》中的要求,而且各项目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又能充分考虑到学员学习的需求,10项课程问题库鉴定全部顺利通过。
12月15日,我校组织金坛、溧阳、武进三分校和直属财经、文法、信工三学院集中在金坛电大进行了2011秋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互查互评以及经验交流活动。
本次检查,市直和三分校共抽查了76门次课程,其中溧阳20门次,武进14门次,金坛15门次,市直27门次。重点检查了工商管理本科、法学本科、会计学专科、物流管理专科的20门重点课程。从本次互查活动的情况看,各分校(学院)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都加强了对形成性考核的认识,加大了形成性考核的自查、检查的力度,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整改,特别在形成性考核的过程、环节和方法上进行了完善和提高。
活动中,还进行了形考经验的交流,金坛电大翟卫京处长介绍了他们形考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另外,我校万晓林老师、溧阳电大史志峰、仲火庚老师、武进电大殷珏琼老师、金坛电大朱金凤老师还作为教师代表介绍了自己在形考中的一些做法,相互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特别是我校万晓林老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展的实践性形考,学员不易复制,且实践性、过程性极强,受到了在场老师和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12月16日上午,由校团委主办的2011冬季无偿献血活动在3号楼103 、104室举行,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共有48人参加了本次无偿献血活动。
12月21日上午,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在行政楼202会议室举行思想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活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学习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蔡廷伟主持。
副校长袁子阳作专题导学。他从四个方面阐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本质:一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时代特征;二是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分析;三是和谐社会中思想道德建设;四是扎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旋律,从而不断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师生的精神力量,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袁校长的导学深入浅出,案例生动,理论联系实际,引发了大家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刘校长在学习中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薄弱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理性思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这需要全校各部门、二级学院、教师相互联动,加强管理投入,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做好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蔡书记引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说”,深入剖析了德育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真实意义,进而追求获得尊重的需要并学会尊重他人,追求能力素质的提升并实现自我价值。强调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项重点导向: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二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已的发展需求,培养公民意识和职业素养。三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良好的学风,进而形成学习文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陶行之的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务实创新,切实推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2月21日,常州电大报告厅迎来了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院长王传金教授、博士的精彩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的主题是高校教学研究与教学基本建设。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聆听了学术讲座,报告由科研处长罗健主持。
王传金教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相结合的视域分析了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的重要性;紧密结合当下高校教学实践,解读了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回答了高校教学研究与教学基本建设的基本路径;运用具体案例详细讲解,阐述了教学成果的科学、合理表达方式。王教授的整个讲座既注重理论的深刻性,又注重道理的通俗性;既体现了知识的丰富性,又体现了方法的科学性;既具有理念的超前性,又具有指导的现实性。
12月23日下午,首届外语节颁奖晚会暨闭幕式于我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全校近400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这一个多月来奋进路上的精彩与感动,展望未来路上的梦想与希望。
晚会开篇为大家呈现的是外语节各项活动的总览概况。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大家看到了“梦想剧场”英语长短剧比赛中各路精英的奇思妙想和敢说敢演,见到了“音由心声”外文金曲大赛上同学们一展歌喉的靓丽身影,也领略到了第四届美文朗诵比赛中选手驰骋赛场的飒爽英姿。
接着晚会在一支充满活力的舞蹈中拉开帷幕。谢宜辰等八位同学为观众带来了一首美文《 Be happy 》。黄钰同学与来自校外的嘉宾萨克斯手共同深情演绎外文歌曲《 My Heart Will Go On 》,让大家在回顾外语节经典的同时更感受到爱情的浪漫。随后,由09艺术设计(五)班学生带来的歌舞《 Merry Christmas 》更是让观众眼前一亮,尽情体味了圣诞节的喜悦与热情洋溢。外语文化间的激情碰撞——活力四射的青春少女们则为观众们带来了英日韩歌曲串烧,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晚会中进行了四轮颁奖,分别颁发了第四届美文朗诵比赛、“梦想剧场”英语长短剧比赛、“英语之星”风采大赛和“音由心声”外文金曲大赛的奖项,晚会还设立了最佳组织奖。颁奖嘉宾与获奖选手一一合影,对他们的成绩表示肯定和鼓励。
在11商务英语(普)和11商务英语(五)班40名同学优美的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我校首届外语节颁奖晚会暨闭幕式圆满落幕,所有参加晚会的领导嘉宾及参与本次外语节闭幕式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12月23日下午,首批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论证会在5号楼108会议室召开。作为我校首批申报的三个特色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负责人:唐雪雯、常月琴与万晓林老师分别进行了申报情况汇报。他们立足学校现有的专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分别从五个方面汇报了建设特色专业的实施要点:1.本专业发展的定位与特色构建;2.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描述了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将具备的特色竞争力;3.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思路;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5.实践教学的设计。
在听取了特色专业负责人的介绍之后,各位领导对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校领导们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为各个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诊断把脉,进一步明确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要求:要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品牌专业;要克服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薄弱的困难,积极加强产学合作,在专业建设上最大限度地突出专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要以特色专业的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专业的优秀教师团队。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讨论与论证,三个专业全部被确立为我校首批特色专业。
12月23日下午,“常州电大民主党派迎新春恳谈会”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大楼108会议室举行,民盟、民进、九三、致公党等民主人士齐聚一堂,喜迎新年,畅谈学校新发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蔡廷伟出席了会议。
民盟、民进、九三学社的张晓玲、陈阿明、程敏老师分别总结了各支部过去一年中所开展的工作,并从加强领导、夯实基础、深入调研、建章立制、立足本职等五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汇报。
随后,与会的民主党派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就当前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蔡书记对每一位民主党派教师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都作了认真的记录,有的当场给予了答复。
最后,蔡书记指出,各民主党派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与学校党委和行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年到来之际,特向辛勤耕耘的各民主党派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蔡书记提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各民主党派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方面更有作为;二是希望各民主党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素质发展方面更有作为;三是希望各民主党派在营造民主和谐、振奋精神、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的环境氛围方面更有作为。民主党派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学校行政与教职工沟通的桥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营造团结奋进的环境氛围,与党组织风雨同舟、和谐共济、共谋发展。
12月27—29日,2011年度全省社会教育通讯员表彰暨业务培训会议在扬州广陵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教育机构130多名社会教育通讯员参加了培训。
会上,我校被表彰为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通讯报道先进集体,仲红俐老师荣获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通讯报道先进个人,仲红俐老师的稿件《常州母亲素质工程受到市民广泛关注》荣获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通讯报道优秀稿件。仲红俐老师作为先进个人代表就社会教育通讯报道情况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12月30日上午,常州社区大学第四期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发布会在新北区春江镇社区教育中心举行。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胡鹏,新北区社会事业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徐俊,新北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教育文体局局长卞优文,常州社区大学校长刘维俭,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副处长丁皓,各社区大学分校有关负责人,各辖市区社区培训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会议由社区大学蔡廷伟副校长主持。
胡局长对社区大学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胡局长在讲话中强调,开展社区教育是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养,帮助居民获得幸福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学习型社区与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方式,也是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此次新推的100门课程正是社区大学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尝试。据介绍,新课程可分为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家庭教育、现代生活、休闲娱乐等五大类。在社区大学8所分校(常州工学院、刘国钧高职校、旅游商贸高职校、建设高职校、卫生高职校、铁道高职校、艺术高职校、机电高职校)的大力支持与热心参与下,新课程不仅延续了前三期课程的系统性和丰富性,更是对前期课程的一次充实与升华。
刘维俭校长在讲话中强调,社区大学将进一步完善四级网络体系,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学习圈;进一步加强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网站(http://{域名已经过期}/)站群建设;合力打造百姓喜爱的优质社区教育项目;全力打造有名师参与的,具有常州特色的社区教育精品课程。据刘校长介绍,社区大学不仅引进了大量的精品视频课程在常州电视台科教频道循环播出,而且斥资打造社区教育视频演播室,开发和制作社区教育视频课程,努力与网络、电视台对接,打造社区大学自己的社区教育品牌。相信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界各类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常州社区大学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12月30日,从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由我校胡铁军、吕颖老师指导,学生陆闻天制作的作品“猫爪”万能挂钩在参赛的34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 “201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二等奖。
日前,从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传来喜讯,我校五项课题获得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其中,由何雪芬副教授主持申报的课题“提高社区居民学习满意度的策略研究”获准立项为重点课题,由卢小龙副教授主持申报的课题“开放教育语境下的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莫筠副教授主持申报的课题“成人高等教育《会计模拟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陈莺老师主持申报的课题“社区法制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策略研究”和蒋旻老师主持申报的课题“电大机械类专业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准立项为一般课题。
据悉,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于2011年3月中旬组织申报,截止至今年10月底,共申报的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企业职工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课题计142项。经专家评审组客观、公平、公正的评议,评选出130项课题,其中重点课题20项,一般课题110项。
日前,常州市电大系统2010-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科研成果征集及评比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最后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
日前,由我校教务处长何雪芬副教授申报的课题:以市级电大为依托建立开放大学的策略研究——以常州地区为研究个案获得2011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这是我校继刘维俭校长、张晓芳副校长等获得此类课题立项后的又一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