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部门院系>>行政部门>>党政办公室>>大事记录>>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2011年7、8月份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1-08-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7月7日上午,学校在5-108召开了首批重点专业结项评审会,财艺系会计与审计专业、信工系数控专业、文法系商务英语专业接受了结项评审。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蔡廷伟、副校长何彦力、副校长袁子阳、校长助理张晓芳等校领导出席了评审会。

评审会上,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徐宏前讲师、数控专业负责人顾航副教授、会计与审计专业负责人吕华兴副教授汇报了三年来重点专业建设情况,各评委针对三个重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问询、评点和建议。蔡书记等几位校领导结合将要到来的城职院评估提出了重要的针对性指导意见。三年来,我校三个重点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模式、重点课程建设、实践教学、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支撑了学校专业发展和高职教育事业。  

7月16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报告厅先后召开了七届三次教代会和九届一次工代会。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蔡廷伟同志主持,应到代表43人,实到代表39人。

七届三次教代会主要是听取参与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学工处副处长、财经学院副院长、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4个中层干部岗位的5位竞聘人员的竞聘演说,并对竞聘演说者进行民主测评。

之后,学校又召开了九届一次工代会,通过民主投票,增选张晓玲同志为工会委员。

最后,刘维俭校长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本次召开的“两会”很重要,议程很紧凑,效果很好。会议过程中,代表们根据民主参政议政要求,认真行使民主职权。近年来,学校重大事务都通过教代会审议,各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促进了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层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与工作能力反映了学校的形象,学校领导班子是开明的,高度重视本次中层干部部分岗位的遴选,我们通过教代会就是要把中层干部选好,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刘校长同时还希望各位代表积极宣传好会议精神,引领好广大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                                                

8月19日上午,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专项课题——《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鉴定评审会在常州社区大学5号楼108会议室举行。

课题主持人居丽琴副市长首先向专家组介绍了常州的市情、常州市政府对推进常州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高度关注以及常州市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状况。居市长强调课题《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是基于常州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她明确指出这一课题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课题研究促进常州有效解决了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关架构、载体、机制和课程资源等问题。二是基于对这一实践的深入反思。她明确指出终身教育应定性为公共教育服务,政府要来加强统筹,建立好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城市品质、公民道德和市民素质。居市长实事求是地指出虽然常州在终身教育体系推进上结出了硕果,但还远远没做完,还要做很多年,不断地完善。

会上,常州市教育局梅向东副局长代表课题组就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过程、研究结论以及成果创新性向专家组作简明扼要的陈述。答辩中,评审专家与课题研究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十分诚挚、深入和富有建设性的互动交流。

评审专家组组长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陈乃林教授代表专家组对该项重点课题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指出该项课题源于实践,反思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意义。选题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课题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问题作了系统思考,对终身教育的定位与性质、体制与机制、组织与架构,以及网络体系、载体平台、课程与学习资源的供给等都作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研究与梳理,并提出了一整套建设性的思路、对策和方案。课题的研究成果对省内外其他中心城市的类似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城市管理思想也有良好的启迪。

同时,课题对建设中心城市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区大学作了重点研究,对社区大学的性质和定位、职责和功能、网络学习平台和支持服务体系,对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源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支撑服务等,也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可借鉴性。此外,课题对终身教育中的婴幼儿、新生代农民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针对性教育,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举措,是一个很有实践指导意义与作用的研究。

在江苏省中心城市中,常州是唯一一个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城市。该课题组主持人居丽琴同志,身居常州市人民政府领导职务,能够密切结合分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题开展教育发展中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以研究成果引领实践,既集中体现了一个学习型、专家型领导的品质与品格,这也是领导作风和领导风范的一个重要创新。

最后,陈乃林教授代表专家组宣布该研究课题通过鉴定,同意结题。专家组还建议课题组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概括,进一步加强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争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申报更高层次的研究课题。

据悉,该课题是常州社区大学成立后,承接的第一项省级课题。该课题的顺利结题,标志着常州社区大学在终身教育研究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是常州社区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也是常州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对常州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常州市教育体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8月15日上午,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镇江电大)校长助理邵志广一行三人莅临我校调研、考察常州社区大学办学情况。常州社区大学校长刘维俭、副校长蔡廷伟等相关领导与来宾就社区大学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刘校长首先介绍了常州教育概况以及常州社区大学的筹办、开展过程。常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起步较早,近几年,常州市终身教育的发展以社区大学为平台,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他详细分析了依托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五大优势:理念优势、网络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力优势以及常州社区大学的五大职能:行政管理、统筹协调、资源建设、教育研究、评价推广。接着,针对来宾的提问,蔡校长介绍了常州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社区教育的办学形式、面授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以及社区大学三大中心的建设等情况。镇江电大专家们在交流中表示将积极借鉴常州的经验,抓住机遇,努力申办镇江社区大学,让教育引领社会的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带领全校师生和谐奋进,有力促进学校事业新一轮科学发展,我校于8月22日举办了暑期干部培训班。学校全体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各系主任、科长参加了此次培训。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蔡廷伟作了主题为“担当责任 提升能力 追求卓越”的开班动员讲话。希望各级干部能够强化能力意识,涵养勤学之风;强化责任意识,涵养务实之风;强化卓越意识,涵养创新之风。

随后,学校邀请了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作了题为《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提升》的报告。史书记以丰富的工作实践、高度凝练的理论和亲和流畅的表达力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干部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每一所学校都要努力抢占好这个制高点。而干部队伍的核心抓手是提升执行力。离开执行力,所有战略决策都将成为空谈和泡影。史书记还特别强调,执行力的关键层面是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要努力当好“二传手”,正确理解学校的政策,与校领导和部属沟通、协调与团结好,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做好学校工作。

如何提升学校的执行力?“知人善任”“执行力就是任用会执行的人!”“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执行力的核心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史书记给出了富有哲理的明确答案。他还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实力、魅力和魄力,做事要讲究尺度、力度和速度。“行到深处是文化,‘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能够改变行为的行为才是学习”。史书记用新的理念提升了领导干部对执行力的认识,并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启迪参加培训的我校干部,报告在领导干部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了大家更深的思考。

下午,四位中层干部就各自分管工作的一些设想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教务处何雪芬处长从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开放教育和教务管理等四方面提出了对教务处新学期工作的设想,理念新,思路明,措施实。财经学院吕华兴院长重点围绕“规范管理,提升内涵,创出特色”这一主旨对财经学院新学年度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强调要加强责任制来提升执行力;学工处张卫军处长提出“以学生工作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同时要完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和学生工作评价两套体系”,及加强学生建设等重要工作,工作锐气十足;文法学院朱丹平书记则以自身的实践体验和富有诗意的表达从多方面阐释了作为一名教师和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管理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以“铁肩担道义”的诗句与大家共勉。

最后,刘维俭校长作了题为“现象·反思·行动”的主题性总结讲话。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深入观察与深入思考,在充分肯定学校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刘校长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我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四种现象:从制度建设到干部执行能力,从招生宣传到学风表现,从队伍建设到队伍心态,从档案管理到检查评比,刘校长无不洞察秋毫;对四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刘校长做了深入地剖析后强调领导干部的执行意识、执行能力和执行效果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对应解决办法——提高危机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优化执行的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强化执行力度、效度,特别强调领导能力提升的核心是凝心聚力,能够刚柔相济执行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他指出一个有魄力的领导要“有关乎全局的政治头脑,有从事岗位工作的学识水平,有甘当减压阀、平衡器的态度能力,有善于化解矛盾、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刘校长的讲话语重心长,高瞻远瞩,在理性审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希望领导干部能够以这次培训班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真正把在培训班上的所学、所想、所获转化为实现各部门快速发展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团结一致,紧密配合,进一步推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8月31日,学校在行政楼报告厅举办了2011年暑期班主任培训班。全体全日制班主任、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学生秘书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为: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3.学生管理难点问题研讨4.新学期学生工作部署。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大学和社区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让更多优秀的师资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进入社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自2011年4月——8月中旬,常州社区大学先后精心组织选派了8名优秀的专家、教师义务送教新北区春江镇,为春江镇广大居民带来了多次不同主题的精彩讲座。其中,社区大学副校长蔡廷伟两次走进春江镇,用生动的案例为春江镇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讲解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内涵和“机关公文写作”的相关规范及写作技巧,参与学习的多名干部表示,蔡书记的讲座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社区大学兼职教授、常州市信访局副局长胡学东的“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讲座案例生动,充满了智慧与思考,让大家耳目一新,开拓了视野。此外,何雪芬主任的“培养阳光心态,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屈小鹂老师的“新闻写作”、陈莺老师的“学好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王雁凌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浅谈员工职业道德的养成”、李泽英老师的“公务礼仪”以及常州社区大学分校——刘国钧高职校万琪老师的“图书管理”也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

春江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孙留福校长多次表示,社区大学教师带来的讲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用性强,为春江镇广大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他希望今后社区大学能把更多优质的、有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奉献给社区。  

日前,我校领导班子再次荣获2010学年度“团结、廉洁、开拓”优秀班子称号。  

日前,由常州市教育局主办、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协办的“2011年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活动结果已出炉,我校选送的三件作品《生存?!》、《孔融让梨》、《科技生活》均荣获一等奖,也是在全体参赛高校中唯一选送作品全部获得一等奖的单位,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开放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256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11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