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成立大会在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蔡廷伟、组织人事处处长上官红霞、学工处处长廖春曦,校团委副书记张卫军、文法系党支部副书记荣彩芳、财经与艺术系党支部副书记朱丹平、青马社全体成员以及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社长刘梅萍同学主持。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在校团委书记、学工处处长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的批复》之后,青马社副社长张佳慧同学宣读了社团章程及社团主要负责人。会上,校党委蔡廷伟书记为社团指导老师常素梅老师颁发了聘书。校团委张卫军书记代表校团委对青马社的成立给予充分的肯定及高度的评价,并对为社团成立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同学表示了感谢。
大会最后,蔡书记代表校党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的成立对学生党建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社团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到青马社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使命,指导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社团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二,希望校团委要加强对青马社的领导,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将青马社建设和团委“推优”工作结合起来,各系党支部应当和校团委密切配合,要善于从青马社建设与学生党员发展结合起来,使青马社成员成为团员青年的排头兵,成为学生党员培养的蓄水池;第三,希望各位青马社成员能把握机会、认真学习、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的成立,是我校贯彻实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有益探索,为学校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又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也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和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提供了很好的组织保障。我们相信,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指导老师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下,青马社一定能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6月10日下午,由我校团委组织的2010年夏季无偿献血活动在2号楼拉开序幕,共有13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
作为学校团委的一项常规工作,近几年来,该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许多同学从最初的害怕献血到现在开始积极献血,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无偿献血活动已成为校团委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途径。
6月11日下午,常州电大5号楼108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在此再次召开。常州市教育局梅向东副局长、常州电大刘维俭校长、蔡廷伟副校长、何彦力副校长以及来自常州社区大学、常州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二十余位教师共济一堂,共同讨论调查样本选定、各子课题间如何相互协作等课题研究的具体事项。会议由常州电大刘维俭校长主持。
会上,各课题负责人逐一对八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寻求解决途径。梅局长在会议上指出:本课题的研究要围绕主题,把握重点;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要坚持不懈,加快推进。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任务,为有效推进常州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月23日下午,我校在5-108召开了第二期教改项目结题鉴定会。刘维俭校长、蔡廷伟副校长等8位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担任答辩组成员,徐宏前等8名教改项目负责人参加了答辩。答辩会由教务处处长助理高景林主持。
本次答辩会共有8个项目参加了答辩。答辩时,首先由负责人介绍核心改革内容、主要成果和进一步深入改革的思考,然后由专家问询、负责人解答。《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徐宏前老师、《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程改革探究》项目负责人陈可老师、《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常月琴老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王庆颖老师、《机电类专业数学应用案例研究及教学模式探索实验》项目负责人翁仲明老师、《高职《计算机绘图》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蒋旻老师、《高职计算机专业VB教学模式改革》项目负责人钱锦老师、《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项目负责人薛盟睦老师分别作了陈述和答辩。刘维俭校长、蔡廷伟副校长、各教改项目负责专家对各教改项目的核心改革、主要成果、改革成效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质询。
答辩组组长刘维俭校长、研究员最后作了总结,他提出5点希望和要求:1.要丰富教改项目的内涵:不仅在方法上,要系统地改革,目前的改革还属于起步阶段,还要继续丰富内容以深化;2.要用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加强教改项目的团队建设;3.要不断提升教改项目质量,在质量上主要看成效;4.要加强后续研究力量,不能把结题当结束,结题是深化教改的开始;5.要大力推广应用优秀教改项目。在集中答辩组成员意见后,刘校长宣布:参加答辩的8个教改项目均批准结题。
本期教改项目研究中涌现出多个具有先进教改思想和教改成效的优秀项目,使我校教改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教改项目的研究和探索为深化我校两类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作出了重要推动。
为给电大教师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和社区教育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为使全校教师更好地立足常州,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近期我校组织开展了中央电大2010年科研课题和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的申报活动。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组织和发动,在我校各系、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共申报中央电大科研课题12项(其中社区教育项目7项)、市社会科学资助项目11项。经过学校初审,23项课题均符合申报要求,目前已全部报送上级电大和市社科联。
通过本次课题申报的组织与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和科研素养,使教师更熟悉各级各类课题申请论证书的填写规范与技巧,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促进科研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近日,2010春“大爱无疆”读书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共收到征文202篇,是历届征文活动中收到文章篇数最多的一次。最后,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2名,优胜奖15名。
近日,从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常州市首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上传来喜讯,我校入围决赛的所有作品(五项创新作品、三项创业作品)全部获奖:创新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创业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其中,由胡铁军、唐雪雯老师指导,学生高蕾制作的《多功能伸缩使用架》与袁玲老师指导,学生刘珍妮、乔叶完成的《多功能旅游服创业设计书》在决赛中脱颖而出,分获创新、创业类作品二等奖。
此次大赛由常州市委宣传部、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七部门联合举办,在常13所本科院校、职业院校的数千名学生踊跃参赛。大赛分为科技创新作品、创业设计方案两大项目,共有科技创新作品53件,创业设计方案111份参加奖项的角逐。2009年6月在接到此次比赛的通知后,我校认真组织、各系积极发动、教师细致指导,学生精心制作,累计9项作品参加评选,最后财艺系和信工系的8项作品入围决赛。此次获奖说明我校在推进学校产学研训结合和创新成果转化,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方面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