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总支、各级学生会、各学生社团、各团支部: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青年学生的服务奉献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开展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为目标,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提高素质。
二、活动主题
知荣力行,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唱响青春
三、主要形式
1.考察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典型、访谈一批改革开放事业见证人,挖掘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事迹和标志性事件,撰写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心得和社会调研报告。
2.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和就业要求,积极投身顶岗实习、挂职锻炼,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3.深入开展以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点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法律、卫生、科技“四进社区”等便民利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志愿行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促进和谐与自我价值的提高。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形式,是一项综合育人工程。各系团总支、各级学生会、各学生社团、各团支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按照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精心设计和安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青年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前要加强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做好各方面准备。活动期间,按照计划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寻找不足,加以完善,并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实践教育的成果。
3.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提供阵地依托。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必须始终将安全管理放在社会实践组织工作的首位。
4.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各社会实践小分队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宣传,及时向团委或各级新闻单位报道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通过宣传,努力扩大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使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四、实施步骤
1.准备和动员阶段
2010年6月初,校团委从整体上对实践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积极动员广大同学投身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团总支、各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
2.具体实施阶段
2010年7月至8月,社会实践个人、团队要按照学校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
3.总结表彰阶段
2010年9月初,各社会实践团队和个人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和实践个人、团队总结材料报送校团委。校团委将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并择优报送团市委参加全市评选。
校团委
二○一○年
2010-5-2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