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学校召开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研评会及青年教师座谈会,分理工、文经和开放三组进行研评。
12月3日下午,学校在5号楼301室举行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教学”专题知识讲座,由文法系刘艳红副教授主讲。
12月3日下午,校团委主办的“青少年自护教育——急救知识进校园”专题讲座在报告厅举行,邀请了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常州市青少年自护教育基地的专家、曾荣获常州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五项全能大赛亚军的刘韬医生作了主题为“自护、自救”讲座。
12月6日上午,学校在体育馆与常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举办2010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商务英语、财务会计、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设备等十六个专业961名大专毕业生应聘。本次招聘会吸引了包括无锡夏普电子元件有限公司、常州金店、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金球轴承厂、汉得力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无锡菱光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八益电缆有限公司、常州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等42家单位前来参加,共为毕业生提供632个应聘岗位。
12月8日,江苏省教育厅检查调研专家组莅临常州社区大学进行检查调研。检查调研组专家成员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陈乃林,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调研员杨向群,江苏省成教协会副会长吴凤英,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郑青,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副主任科员彭召波等领导。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梅向东、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副处长丁皓、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主任科员王建华、常州社区大学校长刘维俭等领导出席了检查调研会。
调研会在热烈、祥和、愉快的气氛中举行。常州社区大学刘维俭校长致欢迎辞,并从社区大学成立背景、成立意义和功能、以及开展工作情况的四个方面向专家作了详尽汇报。随后,梅副局长作了补充性讲话,对省教育厅的肯定表示感谢,常州作为学习型城市,成立社区大学是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组合,为推动常州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社区大学的建设,梅副局长指出有五大工作方向,其一完善体系,以评促建;其二丰富资源,开发课程;其三实施研究,加强指导;其四开展培训,建设队伍;其五探索机制,形成模式。
听完汇报后,专家组当场审阅了常州社区大学日常工作资料,对常州社区大学工作提出了评价性意见与建议。陈会长对常州社区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所起的作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指出常州率先成立社区大学是有远见的,具有前瞻性的,并对社区大学内涵建设、功能定位、职责分工以及机构成立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杨向群副处长则对这几年常州重视社区、社会以及成人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围绕着成立社区大学的指导思想和背景,杨副处长指出创立常州社区大学是项创新工作,作为江苏省教育厅一定会全力培植,全力支持社区大学的工作。针对常州社区大学工作,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区试点建设以及教育信息化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等三大战略性建设要求,并加强资源整合、课程研究、队伍培养、理论研究和网络构建等五大能力发表建议。 最后,杨副处长赠与“六千”给常州社区大学——千言万语进行宣传、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千辛万苦开发项目、千变万化开展活动、千家万户组织学习、千姿百态呈现特色。
最后,常州教育局梅副局长、常州教育局丁皓副处长、常州社区大学刘维俭校长以及常州社区大学蔡廷伟副书记都作了表态发言,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建设好社区大学,探寻社区大学深层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社区大学的功能和作用,为常州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12月8日,常州市经贸委企业指导处一行三人到我校进行教育教学调研,调研内容主要为物流管理及会计与审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物流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实验实训基地的构建、师资、就业等情况。
12月9日下午,学校在5-108召开重点课程建设推进会及系主任工作会议。
12月10日下午,由校团委组织的09冬季无偿献血活动在3号楼拉开了序幕,共有15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此次无偿献血活动。
12月10日,江苏省高教学会远程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第六届全会第九次理论研讨会在常州召开。来自全省各电大系统的负责人及代表上百人参加研讨。我校刘维俭校长、钟敏副校长和乔维德教授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我校刘维俭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从常州文化历史的古往今来、人文底蕴、地理环境等优势谈到蓬勃发展的社会教育事业、以及常州人民政府赋予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电大所拥有远程教育的功能、师资、课程等优势,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搭建了优质平台。最后,刘校长真诚希望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兄弟学校的学习与交流、共谋发展大计,形成全省远程高等教育“千峦同竞秀、万壑共争流”的良好局面。
随后,江苏电大唐金土校长发人深省的讲话,省高教学会周长春秘书长带来的前沿资讯,以及周蔚主任的全面工作报告,尤其是马良生研究员的《新时期县级电大发展的对策与思路》的学术报告,令所有与会者耳目一新,激发大家去思考、探索新时期电大发展的新路子。
本次会议的另一亮点是会议为各电大人提供了经验交流的自由平台,集思广益,为与会人员提供经验借鉴,并引导大家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态度,积极投身到科研实践中去,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开创新篇章。
12月11日,常州社区大学刘维俭校长、蔡廷伟副书记、何彦力副校长、钟敏副调研员、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丁皓副处长以及常州社区大学信工系金玉明主任、现教中心江涛老师一行八人到南京建邺区社区培训学院参观学习。
12月14日中午,由校团委、校学生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校园拔河比赛在操场上拉开决赛战幕。最终女子组由07会计(五)夺得冠军,亚军和季军分别由07艺术设计(五)和09广告设计与制作(普)夺得。男子组前三名分别由08机电(1)(普)、06计算机(五)、08应用电子(普)夺得。
12月16日下午,学校举行五年制高职学生技能大赛等三个学生比赛项目颁奖活动.在江苏电大第五届、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第一届五年制高职教师、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参加了全省张家港、常熟和南京三个赛场所有的14个比赛项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优秀成绩,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市级电大中名列前茅,共获2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
本学期,我校学生参加了常州市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大赛,获得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并入选2009年“爱士杰”杯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同时,我校学生还积极参加常州市“金蝶杯”大学生创业与企业管理沙盘比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荣获团体“三等奖”。 参加这些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了我校的优秀办学成果,展现了我校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学生高超的技能水平和优秀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动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2月20日,常州社区大学多门课程在钟楼、天宁、戚墅堰、新北等社区学院同时开讲。
此次开讲的七门课程,将在八个不同社区教学点全面铺开。课程内容有《公共营养》(涂林)、《如何帮助孩子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滕丽琴)、《拯救网瘾孩子》(罗健)、《健康饮食与养生》(王健)、《常州地方文化概览》(董农美)、《家庭理财》(吕华兴)、《家庭教育与孩子优秀习惯培养》(顾锡宏)等。
12月25日下午,我校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主题为“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迎接创业高潮”。我校党委委员以及中层干部参加了学习会.。会议由蔡廷伟副书记主持。
蔡书记在学习会中指出,我校近年来加大了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力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我校各系部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方面作出了积极、富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下一步,学校要结合高职教育迎评工作,抓住省校下放部分课程建设权限的机遇,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为核心,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为重点,以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校企合作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特色,加大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12月27日,由常州市电大主办的第四届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在武进电大新校区隆重召开。江苏电大彭坤明书记、江苏电大科研处金丽霞处长、常州市教育局梅向东副局长、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副处长丁皓和常州市教育局高职教育处王中副处长等领导与来自常州电大系统的140多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常州市教育局梅向东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梅局长在充分肯定常州电大系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教师进行科研工作要围绕中心,找准自身定位;二是要敢于畅想,放眼宇宙;三是要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省电大彭坤明书记针对电大系统的科研工作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做了《电大教师如何结合社会发展进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接着刘维俭校长作了《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共谱科研工作新篇章》的工作报告,刘校长的报告认真回顾了2008—2009年度常州市电大系统的科研工作后,对2010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大会还对2008—2009年度22名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以及88位学术年会优秀获奖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12月30日上午,徐州市教育代表团对我校社区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学习考察。代表团成员有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助理姜万平、徐州市教育局职社处副处长刘念波、徐州社区学院办公室主任、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钊涵。
刘校长介绍了常州社区大学创建的过程。常州社区大学是顺应常州社会发展而成立的,是为推进常州市终身学习、全民学习而创建的教育机构。常州社区大学依托电大创办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社区大学和电大教育理念相通,都践行开放教育的理念;其次,社区大学和电大的系统管理模式相似,都实行四级办学网络,能够系统有序推进相关教育项目;第三,电大三十年来所建成的以远程教育为特色的优质师资队伍和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社区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刘校长还介绍了常州社区大学创办后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思路及亮点,表示将努力为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而积极贡献。总结了社区大学顺利成立和有效运行的深切感受:一是政府十分重视,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二是各方面积极协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民众有旺盛的学习需求,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常州社区大学创建时间不长,还需要不断完善有关的制度、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配备。通过交流,建立两校间常态化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共同推进好社区教育。
日前,我校科研处乔维德教授和财艺系罗健书记被选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管理期为2009年至2013年。
日前,在中央电大第一届文法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高虹老师的《“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论王安忆小说中独特的历史观》荣获汉语言文学组优秀论文三等奖,陈莺老师的《试论我国民事审判制度中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获法学组优秀论文奖。
日前,在中央电大组织开展的“全国电大工科教师优秀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乔维德教授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神经网络模糊直接转矩控制研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张本法老师的《工业污水处理过程的COD软测量预测研究》获优秀论文奖。